华人健康网

华人健康网 > 资讯

广元刘亚军医生:儿童内分泌门诊你看对了吗?

2020-09-08 11:18:05 来源: 阅读:-


  医生简介:

  普儿二科主任 儿科主任医师, 川北医学院兼职教授, 大学本科, 儿科教研室主任,国家级儿科规培基地教学主任, 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青春期健康与医学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师协会首届女医师协会委员, 广元市儿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广元市儿童内分泌学组组长, 广元市儿童发育行为学组组长。评为2018年广元市 “五好党员”, 2019年荣获“广元市名医”称号. 1993年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2006年在重庆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一年。 从事儿科工作 26年,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诊疗技术水平,主要擅长于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的诊治,儿童急救及急重症的处理,遗传代谢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青春期疾病及小儿生长发育的诊治。 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Z 项, 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论著 20 余篇。

  什么情况下需要关注身高?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小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第3百分位。对照儿童身高发育标准表,当孩子身高小于同年龄对应的身高第3百分位以下,就要来做检查了;

  ✦生长速度低于同年龄儿童。正常儿童出生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27cm,第二年约10-12cm,2岁到青春期前,年增长为5-8cm。一般女孩10岁,男孩12岁进入青春期快速生长期,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长高25cm,男孩28cm。如果五岁以上的孩子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cm,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每年低于6-7cm,虽然现在身高并不矮,但生长速度低,意味着慢慢会离正常曲线越来越远,跟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的孩子也需要检查;

  很多家长并不知孩子患矮小症,甚至不知道矮小症可以治疗,这往往会耽误了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时间。生长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整个年龄阶段定期监测身高及发育变化,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治疗。

  身高自查表


  矮小症为什么需要看儿童内分泌门诊?

  ✦矮小症是一类复杂的内分泌疾病,与遗传、营养、代谢、神经、内分泌等有密切的关系,病因就有300多种,比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内分泌疾病,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软骨发育不良等骨骼发育异常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哮喘、肝炎、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矮小。

  ✦孩子的生长状况是否正常,发育情况是否在预想范围内,未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并结合体内激素水平和代谢状况等综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病因,及时干预,以免延误治疗。

  如何帮助孩子长高?

  ✦营养均衡:

  饮食需全面、营养、均衡,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均衡,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 睡眠充足: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状态下才会有分泌高峰,所以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一般而言,4-6岁孩子每晚需要11-12小时的睡眠,中小学生最好保证每晚9小时以上睡眠。

  ✦ 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同时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多进行有利于长高的运动,包括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伸展运动等。

  ✦ 药物干预:

  生长激素(GH)是由垂体合成与分泌的,通过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的生长从而长高。对于大多数具有生长激素治疗适应症矮小症患儿来说,GH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长速率、改善最终成年身高。

  矮小症患儿的护理

  1. 做好用药监护,帮助患儿坚持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间断用药会影响疗效,一旦停药,生长发育会减慢。

  2. 坚持定期复查,每三个月去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随访。儿童内分泌专科医师会详细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加强患儿的营养,在饮食均衡的前提下,补充适量的营养物质,如钙剂、维生素D、赖氨酸的补充。

  4. 注意动态监测患儿的身高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图。将孩子的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比较,能及时掌握患儿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生长发育不良,能及时就诊。

  5. 重视患儿的心理健康,精神愉快有利于生长,精神压抑则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矮小症的孩子容易有自卑心理,家长需要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及心态,多与之谈心,缓解他们的压力,给予他们信心。

  6. 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病。


推荐阅读:陕财网

相关阅读

华人健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华人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人健康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人健康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华人健康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